我的账户
繁昌信息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繁昌信息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繁昌信息网公众号

繁昌信息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高端访谈】回望十年 中国平安的变与不变——专访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冀光恒

2023-02-02 发布于 繁昌信息网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张斯文)总资产、总营收实现四倍增长,归母净利润实现五倍增长,这是中国平安集团在这个非凡十年中所取得的跨越式发展。当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当绿色发展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新主线,中国平安又将如何应时而动、顺势而为?中国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冀光恒就此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时代更迭、市场发展、行业变革、企业成长。回望十年,在您看来,平安最大的变与不变体现在何处?

  冀光恒:过去十年,中国平安的战略定位持续升级、业务体量快速增长、纳税规模不断提升、服务模式也实现变革创新。

  在战略方面,平安持续提升战略格局,制定清晰前瞻的战略规划。过去十年间,紧随时代与行业变革发展,我们的战略模式从深化综合金融、探索“金融+科技”,逐渐演化至“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驱动、构建“综合金融+中国特色的管理式医疗模式”,与国家的战略导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趋势、人民的切实需求更契合。

  在业务结构方面,我们完善并丰富了业态布局。沿着十年战略发展路径,我们围绕“买房买车买保险、投资储蓄信用卡、健康医疗加养老”九大场景,在保险、银行、投资等综合金融业务的业态基础上,持续创新科技业务发展模式,并将业务范围拓展至医疗健康和养老领域。

  在业务规模方面,2012年至2021年的十年间,我们的总资产、总营收实现4倍增长,营运利润、归母净利润实现5倍增长。十年纳税总额超8000亿元,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在服务客户、助力实体经济建设的路上,也始终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截至2021年末,我们的保费规模超7600亿元,是十年前的三倍多;到今年8月末,我们的保险理赔件数是2012年的近36倍,理赔金额是2012年的26倍多。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我们积极运用保险资金、银行信贷资金、资产管理等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截止到2021年年末,累计投入5.9万亿元;并发挥保险力量,为105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共设施建设提供保险保障,释放承保能力超万亿元。

  在服务模式方面,我们全面开启客户需求驱动,持续创新产品及服务模式。十年来,行业发展转型、企业战略升级、消费者消费理念与需求转向,基于内外多重变化,创新推出了 “保险+健康管理” “保险+高端康养”“保险+居家养老”这类将保险产品与医疗健康及养老服务深度融合的模式,来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

  记者:如何践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后各行各业都在探索的新命题。作为大型综合金融集团,平安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又将如何秉持初心夯实集团高质量发展基本盘?

  冀光恒: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我认为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长期、平衡、可持续增长。这不管是在平安的主业领域,还是在服务社会、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都有所体现。

  在主业方面,平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理念,持续推动“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升级。包括外界一直比较关注的寿险改革,改革的目标正是为了打造更好的队伍和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保险、医疗、养老的需求,改变粗放式增长和对短期利益的盲目追求,实现业务的长期、健康发展。

  具体而言,平安从渠道端、产品端入手进行改革。在渠道端,我们改变传统的人海战术,建立“三好五星”评价体系,推动代理人队伍向高素质、高绩效、高品质方向转型,从而推动寿险产能提升,从而实现健康的、可持续的增长。

  产品端,我们以客户健康和养老新需求为导向,依托医疗健康生态圈,推出“保险+健康管理”“保险+高端康养”“保险+居家养老”的三大产品及服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和一站式养老服务,以实际行动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协力构建适老社会。

  记者:发展绿色金融和服务实体经济,二者相辅相成。过去十年间,中国平安在践行金融绿色发展以及探索ESG路径上,有哪些成功经验分享?未来将聚焦哪些方向?

  冀光恒:中国平安在践行绿色金融和ESG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从理念引领、规划先行、架构保障到产品和模式创新的一整套系统化的方法论。

  在理念引领方面,平安将ESG核心理念和标准全面融入企业管理,构建科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为股东、客户、员工、社区和环境、以及合作伙伴创造价值。特别是投资方面,我们将责任投资原则整合到投资研究和决策流程中,并充分利用AI-ESG智慧管理平台,将ESG风险与集团投资风险管理体系融合。

  在规划先行方面,我们已制定“绿色金融+”升级行动规划,承诺绿色投资规模每年增速不低于20%,绿色保险保费每年增速不低于70%,绿色信贷余额每年增速不低于20%。到2025年,力争实现投资+信贷规模4000亿元、绿色保险保费总额2500亿元的总体目标,于203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

  在架构保障方面,在ESG领域我们构建了从董事会和其下设的战略与投资决策委员会到集团各职能单位和成员公司为落实主力的四层职能体系。在绿色金融方面,去年平安成立了由集团董事长马明哲领衔的绿色金融委员会,统筹相关战略、规划、制度等制定和审议,同时寿险、银行等各专业子公司均同步设立绿色金融办公室,负责绿色金融工作的具体落地。

  在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方面,针对国家重大项目和新能源龙头企业,平安充分发挥综合金融优势,为重大绿色工程项目提供保险保障及定制化投融资服务,例如西电东送的重大项目“白鹤滩水电站”和中广核核电项目;再比如我们充分利用综合金融和科技手段如物联网卫星等,赋能诸如宁德时代和隆基股份的新能源企业。

  在个人消费端,平安探索个人碳账户体系的设计,将居民减排行为的记录、核算以及价值发现和绿色权益进行打通,鼓励个人用户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理念。在产品端,我们持续完善新能源车险,创新推出森林碳汇指数保险、环责险、巨灾险等绿色保险,同时推出新能源主题权益产品、固收产品和私募股权基金。

  这些年,我们在ESG领域的实践和成果也受到国内乃至国际的广泛认可。我们成为了中国首个以资产所有者身份签署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UNPRI、气候行动100+、“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的企业,以及大陆首家签署UNEPFI可持续保险原则( PSI )的公司。

  双碳战略为绿色金融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未来,中国平安会密切关注国家与监管部门针对双碳目标的政策要求和指导意见,持续利用综合金融模式优势和领先的科技能力,在清洁能源、绿色环保、高碳转型、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服务等方面,运用投资、信贷、保险等工具,积极发挥金融进行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苏州画册设计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繁昌信息网
    1970-01-01
  • 繁昌信息网
    1970-01-01
  • 繁昌信息网
    1970-01-01
  • 繁昌信息网
    1970-01-01
  • 繁昌信息网
    1970-01-01
  • 繁昌信息网
    1970-01-01
繁昌信息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繁昌信息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繁昌信息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繁昌信息网 X1.0@ 2015-2020